世界上,最没门槛的职业就是做父母。没有任何岗前培训,我们所有人都是手忙脚乱,慌忙上阵,一路自学成材。好不容易刚刚过了实习期,有点心得,孩子却已经长大了。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等学会做父母时,已经没机会重新当一回父母了。
豆瓣有个网络论坛,叫做“父母皆祸害”,曾经一度火爆网络,这里面历数中国式父母的种种问题:如将抚育视为对子女的恩典,将自己视为真理的化身,且对待子女如同自己的私产等。
做父母的怎么才可以避免祸害自家孩子呢?本文,西西就自己的点滴教育经验,与您分享六大千万不能再犯的错———
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曾描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母亲来找心理医生,说自己的儿子特别依赖父母,都大学毕业了还什么都不做,每天在家里宅着。医生问她:“小时候,他第一次尝试系鞋带,你是不是嫌他慢然后抢过来自己帮他系了?”母亲抬起头说:“是的,医生你怎么知道?”医生接着问:“上小学的时候,他和同学发生争执,你怕他受欺负,是不是你帮他摆平的?”母亲愕然,回答:“是的。”医生说:“你从来没有教过他独立,所以他一直依附于你,你只能继续帮他找工作、给他钱花、帮他找个老婆,然后继续养着他……”
简单地说,不要溺爱。这应该是个说起来都懂的道理,但爱与溺爱的分寸,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
曾经,在我不曾做父母时期,看着别的父母追着自家小孩喂饭,我也曾非常鄙夷而纳闷:这样当爹妈,娇生惯养的,能行吗?等我当妈时,决不会这样!
但轮到自己当妈时,自己仿佛“情不自禁”掉入爱的陷阱:我家孩子先天体弱,八岁之前,几乎每两月上一次医院,因此养壮他的体魄,几乎是我的头等大计。奈何,体弱的孩子一般都是挑食的,他们对吃的兴趣,远低于一般幼龄动物,饲养非常之难。想靠食物本身的诱惑,使他们打开小嘴,真的不容易。因此,大约两岁左右,我和孩子外婆发现了一宝贵的喂养秘笈——就是声东击西,趁他玩的开心忘我时,或者沉浸在动画片时,心思完全被食物以外的事物吸引时,我们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悄然翘开他的小嘴,在他完全不知不觉之间,喂下他原本抗拒的饭菜……如此,好歹被动“口服了”食品,不至营养不良吧?但这一喂,就成习惯,以至曾在我家做客的朋友们至今印像深刻地嘲笑我,是个典型的“喂食妈妈”。想想没有孩子时的决心,真是啪啪打脸的节奏啊!这还不算,体质弱的孩子,当然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小心呵护。所以,对他衣服的增减、起居睡卧、夜间盖被子的照料,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唯恐有漏……
网友们对我这种行为总结的很贴切:“有一种饿,是你妈觉得你饿;有一种冷,是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残疾,是你妈觉得你生活不能自理……”
我的警醒,在于有一天,大约儿子七八岁时,我终于抱不动儿子了。我这才猛然意识到:孩子早已经长大,我却一直在把他当婴儿,过度呵护成习惯!
抱孩子五六年,从初出生时五六斤重的掌上小宝宝,一直抱到10多斤、20多斤、30多斤,一个个妈妈,柔软的双臂炼成了超级大力士,却还在习惯性抱孩子——其实小婴儿早就悄悄长大了,双腿跑得比我们还快,哪里需要我们抱抱呢?
(如图所示,不觉间,我们成为大力士妈妈)
爱的正确姿态
许多父母,都有戴着放大镜,发现孩子“问题”的天赋。
不止一个妈妈曾经对我说:“我真担心我家儿子有孤独症,他怎么就对别的小朋友没兴趣呢?”
有个妈妈更犀利,简直后悔生下了自己女儿:“完了完了,我家姑娘一身毛病,实在让我崩溃,不会是前世的冤家,来找我讨债的吧……”她对女儿的过度担心,可见一斑。
很长时间,我也曾是这样的妈妈。儿子只到四五岁,说话还是夹着舌头:“妈妈,你知不知告(道)啊?”当时我担心的要命,好多次翻看他的舌根,越看越像大舌头。后来,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舌头说利索就利索了。初学拿筷子时,无论怎么教,都是笨笨的二指禅,什么都夹不住,后来,二指禅夹花生米也一样稳稳地;第一次去英国参加夏令营,十天中他杳无音信,我每天都在脑子里放恐怖片,提心吊胆不已,后来发现人家安然无羔,开心得不得了;没出国求学前,一想到这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伙出去后,生活是不是能自理,就焦虑得恨不能跟过去。结果人家适应的很好,乐不思蜀……如此种种,所有的担心,最后都证明是多余的。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孩子的成长,所有那些曾经看上去非常重大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作为相对优秀的孩子,一直以来,我对孩子最大的担心,是怕孩子“输不起”。
这是张笑漩的第一个滑铁轮: 2009年度“希望英语GO!GO! GO!”全国总决赛中,张笑漩获 POP记忆王二等奖,按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决赛中,由于发挥失利,他上台后第一轮就输给了四川小选手,被PK下台后,在摄像机前,他失控地痛哭,最后,无论我们怎么劝,也不愿上台领奖……
但“输不起”这个问题,除非他亲自多“输”几次,否则,父母是无能为力帮他坚强的,所以,当别的家长在盼望孩子“常胜”时,我和先生经常暗暗希望儿子能偶尔“输几回“,从而锻炼皮实一点……果真,2015年底,在考SAT和申请美国大学时,儿子连吃了几回”大败仗“,经过几次痛苦的历练后,这个”输不起“的问题,也自然而然解决了。
“儿子,睡前该练听力了,你看你们同学balala……”孩子初中时,我曾经苦口婆心地用这句话,成功地调动了儿子的逆反心理,使他排斥睡前听英语电台,至今。现在想来,我真是一个愚蠢的妈妈。
这样的句式,很多父母都很熟悉——
“你看邻居的孩子……”
“你看你们同学……”
“你看你表哥……”
似乎身边的每个孩子,都比自家孩子好。其实你的本意,也可能只是想对孩子举例说明,让他学习身边某个同龄人的某个方面而已。
但这句话一旦说出来,就自带“剧毒”。因为话中无意中暴露了,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你更喜欢“别人家的孩子”,而非自己家里有着小问题的孩子。
台湾作家刘墉曾经讲过一个《鳄鱼与海豚》的育儿故事:一只鳄鱼妈妈骂她的小孩:“你怎么那么差,那么不努力,你看人家海豚宝宝跳那么高,还会倒着在水里走,你怎么都不会呢?”鳄鱼小孩说:“那妈妈你表演一下怎么样跳,怎么倒着在水里面走,好不好?”
我们每一个孩子有每一个孩子的才智,鳄鱼就不是海豚,不是说海豚就超越了鳄鱼,只是鳄鱼是鳄鱼,海豚是海豚。
——这个道理,应该也是浅显易见的,为什么十个父母,有九个父母都会不由自主,拿孩子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呢?
说到底,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祟。由于对子女的所谓爱,是为了满足自己急功近利的心理需要,所以这种爱,是有附加条件的——爱优秀的孩子、而非平凡的。不能接受孩子不聪明,不成功,不健康,不漂亮…… 渴望自家孩子非同寻常,花样完美,完胜其他同龄人。所以,这种爱,只会令孩子心理上不堪重负。
其实,每个孩子都很少拿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做比较,在他们眼里,无论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缺点,无论妈妈爱大吼大叫还是羞涩内向,都可以接受,都不影响孩子对妈妈的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的爱。试想一下:小时候,哪个三岁的孩子不想尽办法往爸爸怀里钻?哪个四岁的孩子不搂着妈妈的脸使劲亲;当我们下班的时候,每个孩子看到自己的妈妈、爸爸,(无论长得多么丑,穿得多么难看)孩子们看着我们时,眼睛都会发亮,会开心地跑过来张开双臂,迎接自己最爱的妈妈爸爸。在孩子眼中,自家的父母总是如此可爱。
孩子都可以做到这样,为什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反而做不到呢?
父母的“毒舌”之毒,后果是很严重的。总有一天,孩子慢慢长大,当你再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时,TA一定会冷冷地回敬你:“别人家的小孩才不会要你这样的妈妈的!你这样的妈妈就只能要我这样的小孩!”
——虽然很难听,却是实话:智慧的妈妈,才不会像你这样傻,拿别人家的孩子,伤害自己家的宝贝!
这是中国式家长的悲哀:总觉得一切都是孩子幼稚的童话,只有自己为他们的规划道路才能让其受益一生的选择,一条又一条,将自己所认为正确的三观强加于孩子身上,浑然不觉间,克隆另一个自己。
这个恶习,是以爱的接力棒的方式传给我们的。早在我们小时候,父母经常会给我们讲他们的人生经历,以此来引导、启发我们少走弯路。于是我们(尤其是60后、70后父母)接过这爱的接力棒,变本加厉:一个孩子,输不起啊,所以凡不符合自己人生经验的路,都是风险选项,得禁止孩子通行。更为可怕的是,因为坚信自己的经验,坚信自己的出发点是爱孩子。所以对孩子杀伐决断,扮演着全方位抹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角色,残忍地将自己的烙印打在孩子身上,还义正言辞。
随处可见的是,有时候我们走在路上,判断一对母女或父子时,不用看长相,只用看他们的行为方式是多么惊人地相似就可以了。——很难想象到,世界上还会有比这更悲哀和残忍的事情了,遗传生理之外,父母还要人为刻意克隆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父母,通常总是自我感觉良好,高高在上,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指路人”。
他们顺理成章的安排孩子的生活一切,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择业、择友。
他们不仅积极的安排好了孩子成长路上的每一块砖瓦,还以防万一的写好了每一块路标。从孩子一出生起他们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像孩子灌输: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碰,哪里不能去……他们总是会毫无忌惮的帮助孩子做出每一个人生上决定,毫不忌讳的帮孩子做好每个人生道路上的选择。
如果孩子不听自己的,那就拿出“家长”面孔:小时候,会威胁孩子(如果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长大点,孩子能跟你讲道理,你跟孩子算旧账(以前不听我们话,结果掉坑里了吧?);孩子能跟你辩论了,你跟孩子吵架(不知好歹,爸妈会害你吗?),等孩子上大学了,不听你的,你还会经济制裁(听不听,再不听我的,当心断你生活费!)还是不行,那就一哭二闹(说吧,你小子,今后还认不认我这个爸/妈)
对,这就是中国式家长的素描。
很多孩子,就在这样的蛮横环境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和学生时代,这让他们长大后再也不想回到父母身边,听父母说任何一句话了。你的陈词老调说了一辈子,孩子们也实在是听烦了。
网上有个有趣的段子:“养个儿子……跟玩游戏差不多,建个帐号,起个名字,然后开始升级,不停的砸钱……砸钱……砸钱……一年升一级,等以后等级起来了,装备也神了,却被一个叫儿媳妇的盗号了!养个女儿……就象种一盆稀世名花,小心翼翼,百般呵护,晴天怕晒,雨天怕淋,夏畏酷暑冬畏严寒,操碎了心,盼酸了眼,好不容易一朝花开,惊艳四座,却被一个叫女婿的瘪犊子连盆端走了!”
读来是不是特别有共鸣?
这个段子里,潜伏着一个大问题:在父母眼里,子女是属于自己的“物”,是“财产”,换句话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价值附庸,而不是独立自主的个体,不被当做是人格上和父母平等的人,所以养大TA后,他们不应该离开父母独享他的人生,而应背负着父母的未来。
这真的是极自私的。你的未来,为什么要将孩子绑架在一起?你的未来,不是需要成长、修炼你自己才能完成吗?
不少父母,喜欢规划孩子的未来。其实,孩子才是自己的人生设计师,不容我们规划。丹青老师28岁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的画;秦晖老师15岁下乡插队时,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农村了,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的读。
鲁迅先生只有一个宝贝儿子,而且是中年得子,对于孩子的疼爱自不用细说,但鲁迅并没有把高大全的个人愿望强加给儿子。一九三六年,鲁迅在病重时,在散文《死》的篇末写下遗嘱,其中第五点是对当时七岁的周海婴的训示:“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周海婴没有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而是对无线电非常感兴趣,考取了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电专业,结果成了一个无线电专家。
据说,加拿大东北部布拉多半岛古老的印第安人部族斯卡皮人天天都须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朝哪个方向出发去寻找猎物。为了找到赖以做出决策的答案,他们把干燥的驯鹿肩胖骨放在火上烤,直到骨头变热、裂开、产生斑点,然后请巫师解读。这些裂痕指示猎人寻找猎物时应走的方向,纳斯卡皮人完全相信这种由神灵决定狩猎的仪式习俗。有趣的是,这种习俗居然行得通,但真实原因是:任何方向,都有机会,机会几率相差细微。
奇葩说里蔡康永曾说过一句话:“你要破釜沉舟地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只有这一生,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要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后一代身上。”
我们到底需要教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胡适的演讲中,反复在引用一句话:“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简言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有良好自我的人。
因此,成绩(或曰成功,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只是教育的一个小小台阶。在成绩之外,好的身体,好的性格,好的习惯,好的价值观才会有好的人生。如果没有这些,一切都是沙上建高楼。相反,如果有了善良、正直、勇敢、独立、有爱的人格,有健康的体魄,有正确的价值观,有求知的欲望、方法和目的。那么,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很好解决。
这一点是生理养育和知识传授的进阶级,涉及到人格及教养的精神层面。难就难在,好性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有的榜样,来源于身边人。
互联网时代,熊孩子的新闻不胜枚举。记得重庆曾有个新闻:一个11岁的小女孩把一个1岁多的小孩虏获到电梯里拳打脚踢,并将这个小孩从25楼的阳台上扔下来……视频里,残忍的校园施暴镜头层出不穷。我们不能说,这些残忍的孩子,天生就是熊孩子。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不止一张面孔,遇到不同的事情,或处于不同的情景,都会展现出不同的性格面,不只是孩子,连成人都不能幸免。而真正的好性格,就在于能在正确的时间摆出正确的面孔,善于控制自己恶的一面。这个度的把握,最早就来自父母那里。
无论父母是自知的,还是不自知的,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是霸道也好,是仁爱也好,仗义也好,吝啬也好,都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不仅仅是父母,从小到大遇到的同学、老师和朋友,这些都在无形中塑造孩子未来的性格以及它的多面性。正因为性格形成于无形,所以,孟母三迁的故事,才会被我们传唱千年。
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对孩子说什么,比不上我们自己做什么。因为,我们是孩子最近的榜样。
总的来说,贯彻“爱与自由”应该是父母教养孩子的宗旨。但难就难在把握尺度:太自由不好,太不自由也不好。尺度一旦丢失,“熊孩子”便“父母造” 了。
最后,泰戈尔的一首诗,与天下父母们共勉:
“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
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另外一首,纪件伦的《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也非常好,我们做父母的,能熟记这首诗才好——
欢迎光临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https://ivytrack.net/) |